中文
English

"晓妙"产业大模型 —— AI驱动的产业变革

2025-07-09

7月4日,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上,傲林科技合资平台数智建材研究院创新研发的“晓妙“产业大模型首次向公众亮相。数智建材研究院董事长薛忠民作了题为《建材产业大模型 AI驱动的产业变革》的实践分享。

图片

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、副总裁,数智建材研究院董事长 薛忠民

薛忠民在主旨报告中指出,中国建材近年来启动数字化转型,成立安徽数智建材研究院,成功研发了建材产业大模型1.0“晓妙”。“晓妙”产业大模型基于1+1+N核心架构,通过融合数据模型、机理模型、业务模型和领域知识库,并引入通用语义大模型、多模态和代理式AI架构,成功打造了赋能业务场景的企业级智能决策平台,实现了生产运营供应链、生产、营销的实时协同模型闭环和生产侧端到端全工序实时自动闭环。该模型实现了三大核心技术创新,包括时序数据与工业机理融合、多模态场景协同及决策容错模型,助力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实时、安全闭环执行,创造可量化价值。

图片

“晓妙”产业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,已取得显著成效,目前正以中国建材集团水泥板块为“试验田“,实现了在经营侧,打通从供应链、生产、销售到执行反馈的全链路实时闭环,形成跨区域、跨场景、跨部门秒级协同优化。在生产侧,基于开发水泥生产全工序端到端实时自动闭环模型,达成数据采集→AI优化设备执行质量验证的毫秒级穿透闭环。

2023年在试点模型孵化成功后,2024年在生产侧,同步在66家工厂进行复制推广水泥配料模型,仅单个场景的数据处理就已达1.3万亿条,每日实时采集数据超20亿条。水泥配料模型已助力吨水泥成本平均降幅1.31%;自动配料执行率>95%,实现了实时优化闭环。经营侧,水泥资源投放优化模型已在天山材料4个区域实现复制推广,通过AI模型运算交叉区域水泥销售方案和运输路线,去年下半年就实现增效1500余万元;煤炭供应链优化模型已在天山材料2个区域实现复制推广,成功实现全链路库存可视与智能分配,智能拉运合格率为99.43%80%的采存运报表自动生成,库存资金占用资金节约超千万元。

图片


此外,在两年多的复制推广过程中,已基于近百家水泥企业不同生产线,差异化工况的落地经验,已形成了一套“可复制、轻量化、保成效”的标准化实施方案。具体表现为,单个工厂数据治理周期最短压缩至14天内,模型构建和部署时间控制最短在7天以内,平均投资回报周期约1年。

经过三年多的努力,天山材料、祁连山水泥主动变革,为中国建材集团拥抱AI赋能贡献了解决方案,实现了打造数智底座和实现实时优化闭环的目标,取得了多重收益。下一个阶段,数智建材研究院将依据产业大模型,开发更多的Agentic AI应用,推动2.0版本的迭代。也会逐步由中国建材集团内产业延展到外部产业,加速数字产业化进程。

同时在本次会议圆桌对话环节中,数智建材研究院总裁刘震作为对话主持人,与中铝集团CIO谢海、中国电建股份公司CIO吴张建、清华大学国研中心研究员邢春晓以及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,从产业、学术、科技投资等多个角度,围绕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背景、现状、挑战与路径等关键问题进行交流。

图片

数智建材研究院总裁、傲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、董事长 刘震

与会专家提出AI落地制造业需突破三大关键:一是强化"一把手工程"机制,建立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体系;二是夯实数据基础,通过产线智能化改造构建高质量数据集;三是工业领域的生产制造环节,AI落地仍需突破工艺机理与数据融合、复杂工况适应性、实时性要求等核心挑战,需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,构建面向工业场景的专用模型和解决方案。

数智建材研究院也将基于新能源、能源、石化、钢铁、食品制造等十余个行业,持续深耕产业大模型的构建与迭代,开放共享生态,坚持赋能千行百业,努力打造行业新范式。与产学研各界专家在协同开展产业数据治理、加快建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、探索AI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三个方面一同推动建材行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转型升级,为培育新质生产力、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一份贡献!



分享